有趣又實用的心理學經典《墨菲定律》 探索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效應與定律

by olioli9832
墨菲定律

《墨菲定律》的作者是張文成,當初在誠品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,我還以為裡面都是在解釋墨菲定律,一點都不感興趣
沒想到隨手拿起來翻一翻、試讀了幾個章節之後,就被內容深深吸引,讓已經很久沒有買書的我,瞬間掀起一股想要把他帶回家細細品味的衝動

原來,《墨菲定律》看似只著重深入探討墨菲定律,實則為收錄了 62 則不同心理學定律的大百科。將一個個看似艱深難懂的定律及法則以故事方式巧妙呈現,讓這些理論變得淺顯易懂,有種神奇魔力讓人一翻就停不下來
書中每則小故事都只有約短短 4 頁左右,簡要又有趣的內容可以讓人快速掌握故事的起源、箇中精隨及應用,也讓人可以邊看書邊反省自己,提醒自己不要輕易落入定律及理論的圈套中,從中學習並且成長

下面就來分享 5 個,我看完之後覺得特別印象深刻、非常有啟發性的心理定律給大家:

#定錨效應—”被錨點帶偏的「獨立思考」” ( CHAPTER 1 — 03 )

一九七四年,希伯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.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和阿摩司.特沃斯基(Amos Tversky)做了一個實驗。實驗要求志願者對非洲國家在聯合國所占席位的百分比進行估算。首先,他們隨機給了每組志願者一個百分比數字。然後,他們逐一暗示志願者,這個隨機數字比真實數字大或比真實數字小。最後,要求志願者估算出一個真實數字。有趣的是,志願者最後估算出來的數字,都受到了一開始的隨機數字影響。比如,有兩組志願者得到的隨機數字分別是10%和65%,而他們最終估算出來的數字分別為25%和45%,非常接近他們一開始得到的隨機數字。康納曼和特沃斯基的這個實驗,就是為了驗證他們之前所提出的「定錨效應」(Anchoring effect)。

之所以稱為「定錨」是因為這個錨點埋於意識的深處,很多人甚至都意識不到自己已經被埋入了錨點,以為自己透過獨立思考做出了決策,其實已經不知不覺被各種先入為主的資訊誤導了。而思惟定錨是人的心理反應,想克服他絕非易事。如何避免或減少「定錨效應」,不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影響?除了徹底無視之前的所有資訊,剔除「定錨」的隱患;更可行的則是可透過大量的收集資訊,全面分析問題,最後做出理性的判斷,才能把「錨點」的影響降到最低

#墨菲定律—”唯有計畫周全,方能避免失誤” ( CHAPTER 2 — 01 )

第二個來介紹一下本書最具代表的故事—墨菲定律

一九四九年,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工程師愛德華.墨菲(Edward Murphy)上尉參與了一項旨在測定人類對加速度承受極限的實驗—MX981火箭減速超重實驗。其中一個實驗專案需要將16個感測器固定在受試者座椅的支架上,感測器需要安裝兩根接線,一但接反的話,就無法正常讀取資料。而不可思議的是,當這些感測器安裝完畢後,墨菲上尉發現,這16個感測器的接線居然無一例外的全部被接反了!事後,墨菲上尉承認,這是由於自己在設計感測器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居然會有人把線接反,自嘲道:「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以錯誤的方式被處理,那麼,最終肯定會有人以錯誤的方式去處理它。」而這句自嘲,便成了二十世紀最有名的心理學定律—墨菲定律(Murphy’s Law)。

「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以錯誤的方式被處理,那麼,最終肯定會有人以錯誤的方式去處理它。」也就是說,如果有可能出錯,就一定會出錯。這句話聽上去好像有點悲觀,但其實換個角度看,「墨菲定律」恰恰也是在提醒我們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周全、注意細節,不要太自以為是,或是抱著僥倖心理或懶散敷衍的態度來做事,要思考事情出錯的各種可能性,才能夠有效去除潛在的隱患。中國有句古話:「萬事必作於細。」既然最壞的情況總會發生,那麼,至少我們可以提前做出一個周全的預備方案—這就是墨菲定律帶給我們的最大啟示了

#醞釀效應—”「不思考」也是一種思考方式” ( CHAPTER 2 — 02 )

流體靜力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原理—浮力定律。他的發現過程中充滿了戲劇性。傳說,古希臘的希倫二世召見阿基米德,讓他鑑定純金王冠是否摻假。接到這個任務後,阿基米德冥思苦想多日,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。於是,有一天,他決定先停下手頭的工作,泡個熱水澡放鬆一下。在跨進澡盆洗澡時,有一部分水從浴盆邊溢了出來。而且他還發覺自己入水越深,身體就越輕。於是他恍然大悟,透過計算將王冠沉入水中排出的水量解決了國王的疑問,並有了關於浮力問題的重大發現。阿基米德發現浮力定律的這一戲劇性過程,後來被心理學家歸納為「醞釀效應」(Incubation effect)。

「醞釀效應」告訴我們,「不思考」也是一種思考方式。其實這個心理學效應在我們的日常中隨處可見,每當我們的思路或工作遇到瓶頸時,比起繼續坐在工作桌前苦思冥想,先暫停一下手邊工作,轉而去做一些其他不太需要動腦的事,也就是所謂「不思考」的時候,反而容易因此產生關鍵性的靈感,這就是「醞釀效應」。而心理學家認為,這個「醞釀」的過程並不是停止思考,而是將原先整個思考過程轉入潛在的意識層面,透過潛意識對儲存在記憶裡的相關資訊進行組合,從而獲得類似「靈感」的思維狀態。而這種狀態的觸發因子就是中途的休息過程。因此當我們面臨一個難題時,千萬不要鑽牛角尖,更不要因此而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,因為很多時候,我們並不是解決不了難題,而是走進了僵化的思維定式中不能自拔,這時,不妨先把它放在一邊,去做別的事情,讓我們的大腦消除原先的緊張感,疏通之前僵化的思路,反而更能收獲新的思路與想法

#踢貓效應—”壞情緒的連鎖反應” ( CHAPTER 3 — 01 )

「踢貓效應」(Kick the cat effect) 源自一則有趣的寓言:一位騎士在晚宴上被領主訓斥了一頓,他怒氣沖沖地回到自己的莊園,對沒有及時迎接的管家大發了一頓脾氣。管家心裡惱火,回家後找了個雞毛蒜皮的理由,又把自己的妻子罵一頓。妻子受了委屈,正好看到兒子在床上蹦蹦跳跳,上去就給兒子一記耳光。最後,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個耳光,心情極度糟糕,一腳把正在身邊打滾的貓咪踢了個跟斗。

這種情緒轉移在生活中非常常見,在家庭裡、在生活中、在工作上我們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,容易在不經意間,便把自己在外頭遇到的不愉快,帶回家發洩在無辜的家人身上。壞情緒會像「病毒」一樣從這個人身上傳播到那個人身上,一傳十,十傳百,其傳播速度有時比有形的病毒和細菌的傳染速度還要快。不過,壞情緒固然會傳染,但也可以被「管理」。我們都是「踢貓效應」長長鍊條上的一環,環環相扣,別人的壞情緒能夠通過表情、說話的口氣、姿態、或動作等感染我們,為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,我們便要學會及時處理自己的情緒,並紓解他人的情緒,不讓這種壞情緒繼續傳播下去,確實地阻斷「踢貓效應」

#內卷化效應—”跑起來,別讓生活原地打轉” ( CHAPTER 4 — 04 )

二十世紀六○年代末,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利弗德.紀爾茲(Clifford Geertz)前往印尼的爪哇島進行田野考察。紀爾茲深入到當地居民的農耕生活中,潛心研究族群文化狀態,發現當地人千百年來一直維持著刀耕火種的原始農業型態,生活方式和世界觀也同樣保持著千百年前的狀態,換句話說,他們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地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、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中。回到美國後,紀爾茲將他的考察結果寫成報告,並把這種現象取名為「內卷化」(Involution)。

「內卷化效應」的根源是缺乏革新的動力。因為爪哇島上土地肥沃、物產豐富,即使採用千百年前的生產方式依然產出驚人,所以當地人完全沒有慾望也沒有必要改變自己的生活。而在我們生活當中也是這樣,「內卷化」的人無處不在,他們滿足於現狀,沉醉在當下舒適的生活中不思進取,日復一日、得過且過,寧願原地踏步也不願意自我提升,就這樣一輩子碌碌無為的生活。為避免落入「內卷化效應」的陷阱,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原地打轉,時刻與最優秀的人競爭、賽跑,只有比別人更快,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贏得主動,打破「內卷化效應」

//

以上是這次想分享給大家的其中 5 個心理定律,希望透過閱讀這篇文章也能對你有所啟發!
當然,這本書裡還有其他很多很有趣的心理學效應和定律,像是鏡中自我、自利偏誤、煮蛙效應、彼得原理等等
而其中的研究和道理,其實都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透過閱讀這本書,讓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自己或別人的生活模式與心理認知
也因為這本書是由一則一則短篇故事所組成,因此很適合利用睡前、等車等零碎時間閱讀豐富自己,淺顯易懂的敘述方式也不會讓人感到艱澀有負擔。利用片段休閒時間一篇一篇慢慢累積,從中學習並成長,讓自己思考和做事時能變得更加全面
有興趣的話,真心推薦大家可以自己找書來閱讀,絕對是本值得細細品味的好書噢!

墨菲定律

You may also like